光伏巨頭通威股份業績延續高光表現。
10月9日晚間,通威股份發布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4—218億元,同比增長259.98%—266.71%,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16—220億元,同比增長264.20%—270.95%
新能源盛宴之下,是造富狂潮20年來,中國光伏的榮衰,成敗故事頻頻上演無錫尚德,江西賽維見證了中國光伏產業的失意現在通威和隆基引領中國光伏產業再次崛起
從魚飼料到光伏硅業巨頭,劉漢元執掌通威,晉升為新硅王他也以1250億元的身家超越劉永好,成為四川新首富
在雙碳戰略的歷史洪流中,他是工業改革者,是時代的引領者。
14歲的川娃子劉漢元沒有上高中,而是選擇了四川省水產學校學習淡水養殖畢業后,她成了一名水產養殖技術員
雖然這份工作的月薪只有33元,但劉漢元可以借此機會考察四川各地的水產養殖經過一番調查走訪,他發現四川多是池塘養殖,這些魚都有一股腥味,而水庫養殖要新鮮很多而水庫養魚生長緩慢,只能自由放養
一個偶然的機會,劉漢元了解到了德國渠道金屬網箱養魚技術那時候,還沒有中國人親身實踐過
劉漢元初生牛犢不怕虎,他相信這項技術將大有可為可是,他的大膽想法并沒有得到外界的理解無奈之下,父親賣了兩頭豬和一些菜苗,籌集了500元的啟動資金
經過7個月的艱苦努力,1984年,劉漢元的網箱養魚實驗被正式接受在64平方米的網箱中,生產了2781公斤魚,相當于每畝25300公斤,劉漢元凈賺1930元要知道,當時四川最高畝產不到2萬斤
劉漢元的大膽舉動創下了四川養魚史上的新紀錄《四川日報》頭版報道了這一發明
據說時任四川省水產局副局長的楊全成激動得大喊:要在全省推廣這項技術,帶出一窩,帶出一片!
這一年,劉漢元只有20歲。
那是一個中國企業家英雄輩出的時代,當年劉永好兄弟為他們搶了十萬元的大單。與中科院計算所柳傳志等十位科研人員成立聯想集團,王石創立萬科,張瑞敏執掌海爾...
經過20多年的深耕和研究,通威已經成長為全球水產飼料行業的絕對領導者,年生產能力超過1000萬噸。
2004年,通威股份成功上市,水產飼料的故事進入歷史性節點的小高潮。
其實早在2002年,劉漢元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讀書的時候,就接觸了各種新能源,光伏的火種就是在那個時候種在了劉漢元的腦海里DBA工商管理博士畢業后,毅然闖入光伏行業
劉漢元從小就喜歡無線電,一直對電子技術和芯片技術特別感興趣芯片行業和光伏行業有一個共同的原材料,就是多晶硅所以他進入光伏行業后,選擇了上游的光伏硅材料行業
可是,與飼料行業的穩定相比,光伏硅材料的價格波動極為劇烈在產能在國內,市場在國外的格局下,中國光伏產業受國外市場影響較大,定價權落在外資手中
當時中國的光伏企業以中游組件為主,市場,技術,原材料都被外資控制在三頭出的形勢下,雖然光伏產業前景無限,但長此以往,我國光伏企業將陷入局促的牢籠
為了打破上游環節的制約,劉漢元,朱共山等一批光伏有志之士開始向硅材料邁進。
2007年5月,通威與超星集團在四川樂山成立四川永祥,專注于硅多晶硅產業2008年初,劉漢元將四川永祥注入上市公司通威
在當時硅料行業為食用油燒錢的情況下,2008年初,硅料價格一度漲到驚人的500美元/公斤,漲幅12倍,而其成本在800元人民幣才人民幣/公斤。
此時通威剛剛開始投產,但不到一年,金融危機來襲,行業驟然遇冷,價格暴跌12倍突如其來的冬天讓劉漢元措手不及
無奈之下,永祥多晶硅二期的計劃只能擱淺2010年上半年,劉漢元將四川永祥剝離出上市公司體系,以緩解業績壓力
如果說金融危機還是第一次危機,那么2011年以來歐美國家主導的雙反調查就是中國光伏產業的浩劫尚德,賽維,英利等首批中國光伏企業轟然倒下
在鳥巢的掩護下,劉漢元只能收縮戰線,控制產能,降低成本此時得益于穩定的飼料行業,通威得以輸血硅,永祥終于活了下來
行業低估期,永祥多晶硅呈現低出血狀態,虧損高達2億元劉漢元曾回憶說:當時該停產就停產,該控制就控制只有活著才能迎來新的一天,否則什么都不會發生
我國光伏企業的起點極其輝煌,但前兩次國內外光伏大戰均以慘敗告終海潤光伏創始人楊后來描述說:這就像一場煙花轟隆一聲就上天了,掉下來的都是灰
經歷了驚心動魄的過山車,硅材料市場經歷了幾輪牛熊突如其來的盈利和巨額虧損,仿佛就在一夜之間在金融危機和雙反的噩夢中,中國的光伏企業轟然倒塌,硅材料市場徹底崩潰
在飼料行業深耕20多年的劉漢元,從未經歷過如此驚心動魄的大起大落永祥生存的關鍵在于他對邊境的嚴格控制和謹慎擴張
太陽能是未來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激動人心的冒險1979年夏天,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在白宮新落成的太陽能電池板前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講
他沒想到的是,三次光伏大戰之后,世界光伏產業正式進入中國時代在上游多晶硅領域,通威,GCL,大全等領導世界,一舉改寫過去受制于人的局面
光伏行業具有典型的牛鞭效應,上下游行業供需錯配明顯中游硅片生產速度快于上游硅料,硅料供應滯后于中下游需求
這兩年,中環和隆基兩大巨頭大規模擴產但前期在硅材料低迷期,很少有企業投產硅材料,進一步加劇了供需矛盾
在雙碳戰略下,2021年以來,硅材料價格扭轉跌勢,快速反轉硅科公布的9月第一周數據顯示,全國單晶補料均價為30.72萬元/噸,單晶致密料均價為30.51萬元/噸,為近十年來最高
多晶硅行業本質上屬于重化工業,具有重資產,高投入,擴產周期長的壁壘在物價上漲的背景下,誰的產能多,誰就持續受益
展望未來兩年,在主要參與者通威,大全,東方希望,GCL,TBEA,亞洲硅業以及海外的德國瓦克和南韓的OCI中,通威的產能最大。
目前,通威高純晶體硅年產能達到23萬噸,居世界第一2021年新項目一期投產后,預計年產能達到33萬噸二期項目投產后,將提升至43萬噸這將是業內巨無霸的存在
今年上半年,公司高純晶體硅產量10.73萬噸,同比增長112.15%,國內市場份額達到30%同期,通威凈利潤122.24億元,同比增長逾3倍,再次創下歷史新高
成本方面,通威優勢明顯根據埃隆·馬斯克對制造業的第一性原理分析:回歸事物本質解決問題,而不是采用類比或改進的方法,類比和改進只能對技術或產品產生微小的升級迭代,只有研究事物本質才能帶來顛覆
拆解硅業的本質是化工和制造業規模越大,邊際成本越低由于目前硅材料技術基本穩定,成本因素是硅材料企業成敗的關鍵
通威作為行業龍頭,成本優勢明顯2021年,其新增產能最低生產成本達到3.37萬元/噸,同比下降7.2%,為行業最低
數據最能證明實力通威電池出貨量連續五年全球第一拓普康采用了自主研發的多晶硅沉積技術路線,平均轉換效率超過24.7%,研制的HJT電池效率高達25.67%
下游方面,通渭開辟了自己最擅長的漁業養殖,以漁光一體化光伏電站為重點,已建成光伏電站51座,累計并網裝機容量3.12GW。
在最初的20年里,劉漢元深深地卷入了漁業,而在第二個20年里,他沉迷于光伏發電以光伏為矛,以飼料為盾,兩奪世界冠軍
一個企業要擅長自己最擅長的,要專業化只有在行業內處于絕對優勢地位,才能做到長治久安劉漢元知道專注的重要性
要知道,這20年來,在多晶硅領域,資本介入失敗,很多企業倒閉,商業的殘酷也不過如此。
起起落落,勝利者和失敗者,劉漢元都看在眼里正是他對投資原則的堅守,不盲目跟風,以及在飼料生意上的輸血,最終剩者為王,贏得了這場異常激烈的周期戰終于在光伏的黃金時代登峰造極,成就了一代新硅王
放棄
——END——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