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30日至11月5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廣東省委網信辦主辦的“向海圖強看廣東”大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將探訪調研廣東14個沿海城市,深入呈現各地鼓浪前行、向海圖強的生動實踐,為廣東全面推進海洋強省建設,在打造海上新廣東上取得新突破進一步鼓勁加油、凝心聚力。
目前來看雖然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國內經濟恢復基礎仍不牢固,但支撐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素沒有改變,海洋經濟發展前途無量。從基礎看,廣東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積是陸地面積的2.3倍,海洋經濟連續28年居全國首位;看現狀,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海洋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潛力,為廣東改革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藍色動力”。《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23)》顯示,2022年,廣東海洋生產總值名義增速高于地區生產總值名義增速1.84個百分點,海洋經濟對地區經濟名義增長的貢獻率達20.9%。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奮力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對于拓展發展新空間、塑造發展新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廣東是因海而生,更要因海而興、因海而強。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強調,要全面推進海洋強省建設,在打造海上新廣東上取得新突破。從出臺全面建設海洋強省意見,到制定《海洋強省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再到以真招實招促進現代化海洋牧場高質量發展,高起點謀劃新時期海洋強省建設之下,“深耕陸域、向海圖強”已經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與行動。
這是廣東可以邁向現代化的重要潛力所在、空間所在,也是強信心促發展的題中之義、必然要求。強化海洋經濟發展政策保障、加快建設海洋科技創新平臺、不斷豐富海洋漁業和水產品加工業態、不斷完善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各地爭先吹響“向海圖強”的進軍號角,對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制造業當家、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黃金內灣”建設等中央和省重大戰略部署迅速行動取得階段性進展,海洋經濟持續呈現恢復向好態勢。在這些背景下,我們更要關心海洋、認識海洋、擁抱海洋,向海洋進軍,進一步延續向好勢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與量的合理增長。
建設海洋強省是全局性、系統性、戰略性工程。要堅持“全省一盤棋”,全域參與、全域行動,粵北地區也要積極探索園區、“飛海”經濟等模式,共同把握海的機遇、分享海的紅利。要全面提升經略海洋的能力,不僅深度挖掘海洋的經濟價值,而且也要發揮其文化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把海洋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此外,要實現科學化、差異化發展,各展所長、精準發力,不能搞“盲目上馬”“一哄而上”。
向海圖強看廣東,乘風破浪正當時。相信隨著海洋領域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市場主體信心逐步提振,居民消費能力進一步恢復,海洋科技創新能力不斷積蓄,海洋產業鏈供應鏈不斷完善,綠色轉型升級不斷加快,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必將取得新成效,必定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做出更大的貢獻。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