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_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久久_免费popnhub国产在线视频 - 美女被艹网站

金財晚報

金財晚報

當前位置:首頁>財經視點>

充電基礎設施“下鄉”再迎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車加速駛向廣闊鄉村

來源:證券之星 作者:笑笑 發布時間:2023-07-15 09:08   閱讀量:4299   

新能源汽車下鄉再迎政策利好。

7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發布關于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的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指出,統籌考慮鄉村級充電網絡建設和輸配電網發展,做好農村電網規劃與充電基礎設施規劃的銜接,加強充電基礎設施配套電網建設改造和運營維護,因地制宜、適度超前、科學合理規劃縣域高壓輸電網容載比水平,適當提高中壓配電網供電裕度,增強電網支撐保障能力。在東部地區配合開展充電基礎設施示范縣和示范鄉鎮創建,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服務新能源汽車下鄉。

一直以來,是否具備便利的充電條件,是當前消費者考慮是否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因素。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也對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提出了更高、更緊迫的要求。

不僅僅是《指導意見》,年初,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5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創新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維護模式,支持農村地區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等;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要求建設形成城市面狀、公路線狀、鄉村點狀布局的充電網絡,大中型以上城市經營性停車場具備規范充電條件的車位比例力爭超過城市注冊電動汽車比例,農村地區充電服務覆蓋率穩步提升。

“總體上看,我國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總保有量相對較低,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經濟實用車型供給不足、銷售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制約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使用。”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曾表示。

而今,隨著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不斷提升以及充電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正從城市加速駛向廣闊鄉村,進入“尋常百姓家”。

多省市加速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已成為推動新一輪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6月16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在2023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上表示,布局充電基礎設施和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既能持續拓展廣大縣鄉市場空間,又能完善能源鏈路,助推相關產業發展。

不過,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是一項系統性工作,需要國家、地方、行業企業共同發力、形成合力,更好激發農村大市場消費活力,促進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

“目前我國縣級以下公共樁總數僅占全國公共樁總數的9.45%,總體數量較少。因此,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促進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釋放鄉村消費潛力。”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秘書長仝宗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有些地方已開始針對縣以下行政區域進行相關規劃,比如把城市或縣域內適合建充電設施的土地規劃出來招投標;鄉村充電需解決好電力的問題,充電設施的相關政策補貼應該更下沉;很多鄉村地區適合建設光儲充一體的綜合能源站;很多鄉村旅游景區的民宿企業,已在找充電運營商合作建樁。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包括山東、山西、重慶、廣東在內的多個省市均出臺了相關規劃。

為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加大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充分用好財政資金,重慶市財政局、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關于重慶市2023年度充換電基礎設施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圍繞樁、站、平臺、宣傳等四個方面,出臺9項財政補貼政策。

5月24日,廣東省能源局印發廣東省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大力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適度超前、科學布局、安全高效的充電網絡體系。到2025年,全省規劃累計建成集中式充電站4500座以上、公共充電樁25萬個以上。

其中,2023年,廣東電網公司將新增3400臺公共充電樁,重點完善充電服務網絡,打造智能高效、普惠保障的充換電基礎設施體系。通過提前布局縣道、鄉道沿線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以合作建站模式全面暢通“最后一公里”。

5月16日,山西印發《山西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底,公共充電樁數量將達到13萬臺左右,樁車比不低于1∶8,力爭達到1∶6,能滿足8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實現縣鄉村和省內公路公共充電設施全覆蓋,基本形成“適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力爭2025年底,實現電動汽車集中式公共充電站“縣縣全覆蓋”,充電樁“鄉鄉全覆蓋”、行政村全覆蓋,充電距離小于10公里。

為確保任務完成,《規劃》提到,重點任務將圍繞大力提升城鄉地區充電保障能力、加快推進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安裝、加強車網互動等新技術推廣應用、加強充電設施運維和網絡服務、做好配套電網建設與供電服務和加強質量和安全監管這六個方面,提出19條措施。

此外,山東省能源局現也印發《2023 年全省能源工作指導意見》,開展充電服務創新提升年活動,完善充電服務評價體系,打造全省統一的充電信息服務平臺。分類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在中心城區、高速公路沿線等領域加快公共充電樁建設,在居民區探索充電樁“統建統營”模式,在港口、城市轉運等場景探索車電分離運行模式。堅持車站聯動、適度超前,持續優化加氫站規劃布局,重點推動油氣電氫綜合能源站建設。到 2023 年底,全省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達到 25 萬臺以上,加氫站數量達到 35 座。

7月11日,中國充電聯盟公布的全國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運行情況顯示,2023年1-6月,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144.2萬臺,新能源汽車銷量374.7萬輛,充電基礎設施與新能源汽車繼續快速增長。樁車增量比為1:2.6,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

新能源汽車駛向廣闊藍海

在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目前新能源汽車在大城市市場的普及率高,銷量占比高,這是重要的消費增長機會,但推進新能源汽車在中小城市下鄉市場發展也是必然趨勢,尤其是中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中老年化電動車發展有著巨大的機會。

“新能源車市場與傳統燃油車市場的重大差別是純電動車市場在小城市、縣鄉市場的普及相對來說較低,而傳統燃油車在鄉村市場的普及相對較強,所以從縣鄉市場來看,新能源發展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崔東樹指出。

開源證券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一線城市新能源車滲透率已超50%,但部分三四線城市滲透率不足10%,新能源汽車下鄉激發的市場空間巨大。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9年的120.6萬輛猛增至2022年的688.7萬輛;非一二線城市新能源乘用車上險量快速增長,從2019年的17.5萬輛飛漲至2022年的171.4萬輛。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布的《中國農村地區電動汽車出行研究》預計,到2030年,中國農村地區汽車千人保有量將近160輛,總保有量超7000萬輛。未來如果能滿足農村居民的機動化出行需求,將會撬動一個5000億元規模的汽車市場。

盡管新能源車在縣鄉市場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但從2020年至2022年我國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的實踐來看,農村充電難、配套充電設施不足等現實問題成為新能源汽車在低線城市和農村市場快速發展的一大攔路虎;此外,駕照、牌照、使用環節、售后維修以及適合農村的新能源產品較少、價格較貴也是新能源汽車在低線城市和農村地區普及的掣肘。

“政府推動新能源車下鄉,核心的工作是改善消費環境,不僅體現在購買環節,更是體現在使用環節給予使用者的體驗和維修保養的支持。”崔東樹告訴記者,新能源汽車進入下沉市場是重要的消費增長機會,農村市場的巨大潛力,需要車企更好地推出經濟型電動車,加大充電樁的建設,通過充電樁的提早布局,從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不過,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挑戰巨大。一方面,鄉村土地多為集體所有制,充電樁用地需要當地政府做統一規劃,同時電力增容一直是充電站建設的難點,在基礎設施并不完善的農村,這一問題可能更加嚴峻;另一方面,目前縣鄉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和滲透率均較低,充電樁的整體利用率更低,也更難實現盈利。

因此,在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的過程中,全國多地著力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為新能源汽車下鄉“鋪路”。

尤其是《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適度超前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優化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環境”“加快實現適宜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地區充電站‘縣縣全覆蓋’、充電樁‘鄉鄉全覆蓋’”“開發更多經濟實用的車型”等一系列舉措,支持農村地區居民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

業內預計,在財稅優惠、充換電基礎設施獎勵、下鄉推廣等政策的支持下,道路、補能設施、市場流通體系等環境將逐步優化,共同推動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發展。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mangren

財經視界

財經圖文

熱門推薦

金財晚報僅作為用戶獲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8- 金財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 備案號:蜀ICP備130104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