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自動駕駛芯片第一股」,正叩響港交所大門。
7月初,黑芝麻智能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謀求港股上市。
成立 7 年以來,黑芝麻智能在一級市場中,受到了一眾明星資本的支持,共獲得十輪融資。其中投資人包括蔚來資本、騰訊、小米、上汽、一汽、吉利等一眾明星機構與車企。
若此次黑芝麻智能在香港上市成功,那意味著「國產自動駕駛芯片第一股」順利誕生。
有消息稱,此次黑芝麻智能募資規模約 2 億至 3 億美元。其中,80% 的募資將用于研發,10% 用于提高商業化能力,10% 用于補充營運資金。
截至 2022 年底,黑芝麻智能華山 A1000 系列芯片實現了 2.5 萬片的出貨量。
同時,黑芝麻智能預計今年將實現 10 萬片的年出貨量目標,市占率進一步提升至 9%。
「行業毛利很高,未來競爭會很激烈」,2021 年,小米剛宣布造車不久,雷軍在進行投資盡調時,就曾對黑芝麻智能創始人單記章如此說到。
01、估值超 160 億,黑芝麻智能成首家以 18C 規則申請上市企業
黑芝麻智能成立于 2016 年 7 月,主要從事智能汽車 SoC 產品的設計、開發及配置,以及不同等級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銷售。
招股書顯示,黑芝麻智能成立至今的 7 年時間里,先后獲得了共計十輪融資。
其中,多家國內車企成為黑芝麻智能的股東。
2016 年 9 月,在成立三個月后,黑芝麻智能便獲得了北極光創投的 A 輪融資,交易前隱含估值 1000 萬美元,交易后隱含估值 1810 萬美元。
2021 年 12 月,黑芝麻智能進行了 2.18 億美元的 C+輪融資,這也是其上市前的最后一次融資。在完成該輪融資后,黑芝麻智能估值到了 22.18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161 億元。
成立 7 年以來,黑芝麻智能共進行了十輪融資,累計融資 6.95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50 億元),獲得了一眾明星資本加持,市場前景備受看好。
具體來看,黑芝麻智能的投資人包括:
北極光創投合計持股 11.48%;
海松資本持股約 5.97%;
武岳峰資本持股 7.67%;
小米持股 4.05%;
騰訊持股 3.87%;
蔚來資本持股 2.78%;
中銀投資持股 2.97%;
國投招商創投持股 2.55%;
吉利集團持股 0.86%,
上汽持股 0.52%。
盡管多輪資金加持,但由于行業特性,黑芝麻仍目前仍未能實現盈利,且近一年營收未達到 5 億港元,其商業化程度也未達到港交所主板原有的上市標準。
今年 3 月,港交所對《上市規則》進行了修訂,新增了 18C 文件,向特專科技公司釋放了政策善意。
黑芝麻也成為首家依據18C文件申請上市的特專科技公司。
根據第 18C 文件的要求,企業需取得領航資深獨立投資者一定金額的投資。
所謂的領航資深獨立投資者,即投資持股不低于 12 個月,且領航資深獨立投資者持股合計不低于 10% 的已發行股本,或是已投資金額不低于 15 億港元。
黑芝麻將北極光創投和海松資本列為領航資深獨立投資者。
北極光創投和海松資本分別持股 11.48% 和 5.97%。
02、量產一年,年出貨量 2.5 萬片,成全球第三大自動駕駛芯片供應商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目前中國 ADAS 汽車銷售正處于快速增長時期,預計到 2028 年,ADAS SoC 的市場規模將達 359 億元,2022 年至 2028 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 24.5%。
按 2022 年車規級高算力 SoC 的出貨量計,黑芝麻已成為全球第三大供應商。
業績方面,2020 年至 2022 年,黑芝麻分別:
實現營收 5302 萬元、6050 萬元及 1.65 億元;
經營虧損為 2.93 億元、7.23 億元以及 10.53 億元。
虧損的主要原因在于,芯片行業具有高研發投入及研發周期的特征。黑芝麻的研發費用保持始終在高位。
報告期內,黑芝麻的研發費用分別為 2.54 億元,5.95 億元和 7.64 億元。營收占比分別達 480.2%,984%,461%。
從具體業務來看,黑芝麻智能主要包括兩大業務內容:
自動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
智能影像解決方案
招股書信息顯示,智能影像解決方案業務早在 2018 年 8 月便率先實現商業化,開始產生收入。
2020 年至 2022 年,智能影像解決方案業務全年營收保持在 2000 萬元左右的規模,營收規模,增長均表現一般。
從招股書信息來看,在兩大業務中,智能影像解決方案業務更多的承擔了早期商業化落地的功能。
而自動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業務才是黑芝麻的營收主要來源,同時也承載著黑芝麻智能的估值和前景。
自動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業務主要包括 SoC 產品和解決方案兩大內容。
SoC 產品方面,2020 年 6 月,黑芝麻智能便推出了車規級 SoC 華山 A1000/A1000L。
1. 華山系列
華山 A1000/華山 A1000L 芯片,均為 14nm 進程。
華山 A1000 芯片在 INT8 精度下提供 58TOPS 算力,是國內開發及推出的首款具有自有 IP 核的高算力自動駕駛 SoC。
而華山 A1000L 則專為 L2 及 L2+自動駕駛設計,算力為 16TOPS。
華山 A1000 芯片內部結構
得益于以上產品的量產交付,2022 年,自動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業務實現營收 1.42 億元,推動了黑芝麻全年營收同比增長 173.43% 至 1.65 億元。
截至 2022 年底,上述兩款芯片的總出貨量超過了 2.5 萬片。
除了上述兩款 SoC 以外,2021 年 4 月,黑芝麻智能還推出了華山 A1000 Pro。
華山 A1000 Pro 算力達 106 TOPS,預計將于今年實現量產裝車。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這顆芯片是中國開發及推出的首款超過 100TOPS 算力的自動駕駛 SoC。
針對 L3 及以上,黑芝麻正在開發目標算力為 250+TOPS 的華山 A2000 系列,預計將于 2024 年推出,于 2026 年實現量產。
2. 武當系列
在今年 4 月,黑芝麻智能還推出了武當 C1200,該芯片是一款跨域計算 SoC,集成了自動駕駛、智能座艙、車身控制及其他計算功能。
武當 C1200 采用了 7nm 的的先進制程,比往代芯片面積、功耗更小,但性能、密度更優。
武當 C1200 芯片預計將于今年提供樣片,于 2025 年量產。
3. 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除了 SoC 產品以外,為了充分利用車規級 SoC 的潛力,黑芝麻還開發有硬件平臺及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包括:
涵蓋 ADAS 至 L3 及以上級別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BEST Drive
商用車主動安全系統-Patronus
V2X 邊緣計算解決方案-BEST Road
開發及測試平臺-FAD
華山 SOM
其中,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BEST Drive 提供了一個從傳感器信息收集及分析到決策執行的閉環集成解決方案包。
包括支持視覺感知及顯示的 Drive Eye,支持集成解決方案的 Drive Sensing 以及支持 L3 級域控制的 Drive brain。
黑芝麻 Drive Sensing 解決方案
基于 1 顆 A1000L+5V5R,可以實現 360°環視、自動泊車輔助、遙控泊車、記憶泊車、自適應巡航、自動緊急制動、車道居中輔助功能。
基于 1 顆 A1000+10V5R,可以實現 360°環視、自動泊車輔助、遙控泊車、記憶泊車、代客泊車、自適應巡航、自動緊急制動、車道居中輔助、高速公路輔助、高速自動輔助導航駕駛、城區自動輔助導航駕駛、高速領航。
而 Drive brain 則是一個域控制器,包括 2-4 顆 A1000 芯片,支持 800 萬像素攝像頭、激光雷達等多種傳感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黑芝麻在招股書中透露稱,其正開發下一代中央計算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Drive Turing,該方案將由華山 A2000 SoC 支持。
03、研發持續投入,商業化前景廣闊
黑芝麻主要與市場上三大類自動駕駛 SoC 供應商競爭:特定自動駕駛 SoC 供應商、通用芯片供應商及汽車 OEM 自研商。
在市場競爭中,特定自動駕駛 SoC 供應商具備強勁的研發能力,專注于自動駕駛及擁有全面軟件及硬件開發能力,有助為不同汽車 OEM 開發定制的自動駕駛基于 SoC 的解決方案;
通用芯片供應商提供的芯片不僅用于自動駕駛,同時包括傳統的 MCU 芯片或其他類型的消費品芯片。
在自動駕駛 SoC 賽道上,黑芝麻最直接的競爭對手包括了英偉達、地平線、華為海思、高通等。
其中,英偉達占據了最主要的市場份額,是中國及全球高算力自動駕駛 SoC 出貨量第一的廠商,獨占逾 80% 的市場份額。
作為初創公司,黑芝麻智能盡管處于行業市占率前三,但 4.8% 的市占率仍然和業內龍頭有著較大差距。
為此,從財報來看,黑芝麻不斷加碼研發。
報告期內,黑芝麻智能三年研發費用支出合計達 16.13 億元,遠高于三年營收 2.8 億元。
并且,在未來,黑芝麻智能還將持續加碼研發力度。
有市場消息稱,此次,黑芝麻智能擬募資 2-3 億美元,約合 14-21 億元人民幣。其中,80% 的募資將用于研發,10% 用于提高商業化能力,10% 用于補充營運資金。
誠然,高研發投入在短期內拖累了業績表現。
但是,作為一家初創的高精專科技公司,比起現階段的營收表現,產品本身的盈利能力及商業化能力更為關鍵。
從財務數據指標來看,2022 年,黑芝麻智能全年毛利率為 29.4%。其中,得益于華山 A1000/1000L 的量產,自動駕駛及解決方案業務毛利率從 2020 年的 14.2% 增長至 2022 年的 24.2%。
業務毛利率指標良好,繼續保持研發投入之余,需要考慮的便是產品的商業化落地能力,如何將產品迅速鋪量。
截至目前,黑芝麻已獲得 10 家汽車 OEM 及以及供應商的 15 款車型意向訂單。
截至 2022 年底,黑芝麻智能的客戶群已從 2020 年的 30 名增長至 89 名。
同時,從近期市場消息來看,黑芝麻智能商業化進展取得不錯的成績:
2022 年 5 月,黑芝麻智能和江汽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江汽思皓系列車型中裝配 A1000;
2022 年 12 月,東風集團的首款純電轎車和 SUV 兩款車型均配置了華山 A1000;
2022 年 12 月,和億咖通子公司吉咖合作,在吉利集團重要產品領克 08 上裝配華山 A1000;
2023 年 4 月,成為百度 Apollo 智能駕駛國內首選國產智能汽車 SoC 合作伙伴,Apollo Highway Driving Pro 將部署到華山二號 A1000 芯片算力平臺上,并將在今年三季度正式發布。
2023 年 5 月,與一起集團聯合合作,在紅旗下一代 FEEA3.0 電子架構平臺項目量產定點,將在兩款車型中搭載華山 A1000L。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以上消息以外,黑芝麻智能仍有著很大的潛在客戶群。
正如前面所言,黑芝麻智能有著多家車企擔任股東。其中,包括有蔚來、小米、上汽、一汽、吉利等等,而這也為后續黑芝麻智能產品的商業化留下了極大的想象空間。
「我自己有一個夢想,我希望中國的智能汽車上的核心芯片是由我們中國公司做的」,黑芝麻智能創始人單記章在一場公開演講中曾如此說到。
如今,頂著「國產自動駕駛芯片第一股」的頭銜,黑芝麻站在了港交所門前。
今年,黑芝麻預計中國及世界高算力 SoC 的出貨量將達 105 萬片和 120 萬片。同時,預計其在中國及全球的市場份額將分別為 9.7% 及 8.5%。
也就是說,黑芝麻智能預計今年年 SoC 出貨量達 10 萬片。
隨著中國自動駕駛芯片第一股即將叩響港交所大門,單記章「核心芯片中國造」的夢想也正逐漸成為現實。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