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ndForce 集邦咨詢「AMOLED 技術及市場發展分析」研究報告顯示,作為新一代的顯示技術,OLED 不僅逐漸站穩手機市場的主流地位,同時也開始跨足其他應用。OLED 有機材料身為產業鏈的核心材料,占手機面板制作成本約 23%。隨著滲透率的提升,2022 年全球 OLED 材料產值已達 22.3 億美元,年增逾 3 成,隨著品牌廠的推波助瀾,至 2025 年產值將上看 30 億美元(當前約 206.4 億元人民幣)。
從結構上來看,OLED 發光材料可分為高分子及小分子 OLED 材料,高分子材料對有機溶劑溶解?較差,導致光色不純、成膜均勻性不佳而影響效能。不過若搭配印刷工藝,其高開口率的優點,可以填充較多的材料,藉此彌補高分子材料壽命及效率不佳等問題。小分子材料光色較純及亮度也較高,應用在大世代 OLED 產線,但目前尚受限于 FMM 及蒸鍍機世代的發展進度。
OLED 有機發光材料的生產流程是由原料單體合成中間體,再加工形成 OLED 升華前材料,最后升華純化達到 OLED 終端材料。一開始的原料經由化學合成形成中間體,毛利率較低約 10~20%,此部分供應主要來自中國廠商如奧來德、瑞聯新材、阿格蕾亞、萬潤股份提供。終端材料是直接通過升華前材料純化來生產,其結構在后續生產不會發生改變。因此其化學結構及制程、配方均為終端材料廠商的核心機密。升華后的純度要求非常高,相對技術壁壘較高,所以材料毛利率也高達 60~70%,其核心技術和專利均集中在海外少數廠商。隨著市場蓬勃發展也帶動上游材料廠商發展,逐漸突破海外專利技術屏障,部分中國廠商已實現升華前材料和終端材料的量產并開始積極打進供應鏈帶動業績攀升。
OLED 組件架構除電極外,中間的 OLED 有機發光材料包含主體材料、客體材料(摻雜物)、功能層材料(具電子傳遞性或具電?傳遞性)。紅色主體材料是杜邦、LG Chemical 為主,綠色是三星 SDI、默克,紅綠磷光摻雜材料因為專利壁壘被 UDC 壟斷,藍光熒光材料之前主要供貨商為出光興產、默克,最近 LG 新一代 OLED evo TV 則是使用有效提升藍色發光效率的氘藍,是由杜邦與 LG Chemical 提供,其升華前材料則是由瑞聯新材供應。
其他的功能層材料除了原本的德山集團、出光、LG 等大廠外,目前已有中國廠商進入市場供應,如萊特光電的紅色 Prime。為了解決藍色一直以來的壽命問題,除了三星、UDC 預計在 2024 年將藍色磷光商用化之外,許多新技術如一家韓國材料公司 Lordin 專利提出的 Zero Radius Intra-Molecular Energy Transfer因為能量轉移效率取決于主體和摻雜材料之間的距離,當距離接近于零,則分子的量子效率將完全沒有影響,所以藉由控制材料內部分子之間能量轉移的速度,來提高效率。Lordin 材料公司合成了一種材料,既能維持主體和摻雜材料的各自特性,又能高效的能量傳輸率保持不變,預計較先前的 OLED 效率提升 4 倍。
TrendForce 集邦咨詢認為,下一階段行動終端產品的開發方向將從折疊往智慧穿戴、IT、車用拓展,對 OLED 組件的效能要求將更加嚴峻。受惠于品牌加持,面板廠的布局也逐漸明朗化,目前 LG、三星、BOE 無不積極爭取 Tokki G8.7 蒸鍍機的優先權,為的就是在應用的拓展中取得先機。除了藍色磷光的商用腳步加快,加上更多創新的技術概念,如三星搭配 ULVAC 研發的垂直蒸鍍、光刻制程的 eLeap、提升開口率的印刷工藝,也為未來 OLED 在顯示器的版圖擴張增添新的動力,同時隨著中國材料廠商使用率提升,成本將更具競爭力。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