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你也可以像黑客帝國里的 Neo 一樣,查看構成自己和別人的源代碼了。
方法也非常簡單,將體液滴到這樣一個大號的U 盤上:
然后連線插進電腦,再配合軟件使用,就能近乎實時地查看你的 DNA 測序結果了:
畢竟現實中的我們并不生活在矩陣里,也不是由代碼組成。
但作為人體生長發育配方的 DNA 序列,某種程度上就相當于一個人的源代碼了。
而理論上,上述的這一方法甚至能在 6 小時內對超過 1.6 億個堿基進行測序,速度非常快。
這是怎么做到的。
從把 DNA拉絲并推進一個納米尺寸大小的孔洞里開始:
將 DNA拉絲進洞
這是一種叫做納米孔測序的技術。
在這種方法里,未知序列的樣品會被輸送穿過一個直徑 1 納米的小孔。
以人類體液為樣本,需要先利用酶拉開DNA 分子的拉鏈,讓一根單鏈進入納米孔:
納米孔所在的生物系統會泡在電解質溶液中,并被施以空間勻強電場。
DNA 在核酸外切酶的作用下被迅速逐一切割成單個堿基分子,在電場的驅使下通過納米孔,此時,就會形成可檢測的離子電流。
不同堿基的化學性質不同,這也就使得整條 DNA 鏈會在穿越納米孔引起幅度不同的電流變化。
而這種電流信號的強弱,就能反映 DNA 樣本的核酸序列信息。
具體而言,每一個 DNA 片段都就會返回一個基于核苷酸變化的電壓讀數。
當然,這種反映并不直觀,還需要通過一種類似 NLP 的算法邏輯,將含有噪聲的電信號轉化為堿基識別的序列數據。
這種方法比起傳統的基因測序方法,比如 NGS 來說,速度要更快,而且對變異結構的檢測也更準確。
給電腦插個U 盤就能看
而從牛津大學衍生而出的 Oxford Nanopore 公司,就將上述核心技術打包,塞進了這樣一個尺寸 10 厘米的U 盤之中:
這一產品叫做 MinION,使用時需要將自己的體液滴到指定位置。
然后再用一根線將其與電腦連接,再安裝產品相應的軟件,此外再無需任何設置。
然后,就能在電腦屏幕上看到數據采集,實時分析和運行反饋,本地基本通信和數據流:
根據官方的數據,理論上最大輸出速度可達到 420 個堿基 / 秒,而從一個單元格中的樣本最多可得到 50GB 的數據,準確率達到 88% 以上。
除了對專業的研究人員售賣以外,官方的簡介中也表明,沒有大量實驗室經驗的人群也可使用。
完整的產品包售價 1000 美元,折合人民幣約 6370 元。
對于這一產品,有人覺得非常有趣,對于學校或者一些個人開發者來說無疑降低了技術門檻。
也有網友吐槽這只是聽起來很酷,畢竟除非測序的對象是一個雞蛋,否則得到的任何序列都只是你全體 DNA 的一個小子集而已。
最近,還有一位來自霍普金斯大學的教授基于這一產品做了進一步的開發,提出了一個叫做 UNCALLED 的程序。
在面對大型序列時,這一軟件將序列內容與已知的基因序列進行匹配,快速挑選出所需的目標序列。
舉個例子,研究人員想要確定一個人是否攜帶了遺傳性癌癥相關基因的變異,就可以使用這一軟件快速判斷當前樣本是否值得研究。
論文:
開源下載:
參考鏈接: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