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城市數字經濟的內涵,首次提及數實融合的總體框架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4萬億人民幣,占GDP的比重從2008年的15.2%上升到2021年的39.8%年均增長率遠高于GDP名義增長率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未來世界的發展方向,城市數字經濟是國家數字經濟在城市空間的體現城市數字經濟是以城市為發展空間,以數字技術為核心驅動力,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促進資本,技術,勞動力,數據資源等生產要素高度集中,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對實體經濟的放大,疊加和倍增作用的城市經濟形態白皮書系統定義了城市數字經濟的內涵
據信通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介紹,城市數字經濟不僅具有網絡實時性,空間直接性,技術滲透性,報酬遞增性,外部經濟性等數字經濟的五大共性特征,還具有整體系統性,產業集聚性,空間溢出性,產城協同性等城市經濟的四大特性其數字經濟發展客觀反映了我國數字經濟的建設水平雖然各類城市在發展城市數字經濟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存在實體經濟轉型內生動力不足,數字技術轉型支撐賦能乏力,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環境不佳等挑戰因此,不斷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是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主線和關鍵路徑
目前國家和各地都出臺了政策文件,明確將數實融合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主線數字融合總體框架由數字基礎設施,數據資源要素,數字技術產業,數字融合應用和數字經濟治理五大要素,產業治理,產業運營,產業供給三個環節,政府,園區,企業三大主體構成
城市數字經濟發展需要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強化數字科技產業支撐,激發數據資源活力,完善數字經濟治理,構建數實融合賦能生態,促進數字科技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數字融合應用,走出一條數實融合之路,推動城市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大城市數字經濟齊頭并進,呈現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
城市數字經濟的發展體現了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水平和趨勢信息技術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從數字基礎設施,數據資源要素,數字技術產業,數字融合應用,數字經濟治理等維度綜合分析城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將城市數字經濟發展類型分為綜合型,特色型,潛力型三類
綜合性城市以北京,上海為代表的綜合型城市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高,數字經濟全國領先,數字人才豐富,數字技術資源優勢明顯,數字基礎設施完備,配套政策完備,數字經濟引領作用明顯,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具有引領作用其中,2021年,北京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4.3萬件,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1.6萬億元2021年,上海工業增加值,三大主導產業總規模,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在手投資總額均超過1萬億元
特色城市合肥,南京等重點發展壯大高新技術企業,科技人才等創新力量成都,武漢,石家莊等與周邊省市協調發展,加強了產業鏈上下游的聯系中國特色城市的數字經濟發展有自己的特點借助技術驅動或資源驅動或國家重大戰略紅利,實現城市產業突破性發展,區域引領效應明顯,對我國數字經濟整體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潛力城市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屬于潛力城市,正在探索和發揮具有地緣優勢,自然資源稟賦或固有傳統優勢的產業迫切需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提高創新能力,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數字經濟企業,提升城市能級和輻射能力鶴壁,大同等加快了煤炭等傳統產業的升級,拉長了優秀的煤炭產業鏈淄博,臨沂等都打通了產業鏈企業的數據通道,構建了傳統行業的智慧發展生態
京東云,首個JDT城市數字經濟服務體系,推出延伸鏈條,補充鏈條,強化鏈條行動
中國信通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副所長劉認為,數字融合應用是城市數字經濟的主戰場,數字融合應用水平決定了城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未來,各地需要因地制宜,差異化發展,重點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數字經濟,制定數實融合轉型路線圖,制定轉型實施方案,明確轉型目標和推進步驟,加強智能技術平臺支撐,在重點行業實施鏈長制,開放創新應用場景開展試點示范,復制推廣城市管理和服務典型新應用,全面助力城市數字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水平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