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追求清潔能源和碳中和的過程中,鋰電至關重要。然而,傳統鋰電的電解質是液態的,這導致了一系列的缺點,如耐用性差、容量低,有安全隱患,以及有毒和碳足跡等環境問題,因此它并不太適合電動汽車等應用。
為了解決這些缺點并進一步提高能量密度,全球范圍內的科學家們都在積極開發全固態鋰離子電池。這種電池采用固體電解質,這使它更安全,還能夠保持更大的功率密度。不過,其電解質-電極界面處具有較高電阻,會降低輸出并阻止快速充電,這影響了這類電池的廣泛應用。
事實上,導致這種高界面電阻的確切原因迄今尚不清楚。但有科學家將其歸因為雙電層效應。該過程會產生一層正電荷或負電荷,進而導致相斥電荷以相等的密度在整個電極上累積,從而形成雙層電荷。但實踐中,傳統的電化學方法還無法檢測并測量全固態電池中的EDL。
這一瓶頸在日本東京理科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中得到了解決。據悉,由Tohru Higuchi副教授領導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全新方法,可以評估并控制EDL效應。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已于近期發表在了《今日材料物理》雜志上。
具體而言,研究人員采用了全固態氫化金剛石為基礎的電雙層晶體管(EDLT)進行霍爾測量和脈沖響應測量,以確定EDL充電特性。通過在H-diamond和鋰固體電解質之間插入一納米厚的鈮酸鋰或磷酸鋰中間層,研究小組可以研究EDL效應在這兩層之間界面的電響應。
經測試發現,當在電極/固體電解質界面之間引入某種電解質作為中間層時,EDL效應降低。與鈮酸鋰/H-diamond面相比,磷酸鋰/ H-diamond界面的EDL電容要高得多。
研究人員解釋稱,中間層對EDL充能速度有加速和減速作用。EDLT的電響應時間變化很大,從大約60毫秒到大約230微秒(鈮酸鋰/ H-diamond接口的高速切換)不等。這使他們能夠在ASS-LIBs中實現載波調制,并改善其充電特性。
Higuchi博士表示,“我們對鋰離子導電層的研究結果,對于控制界面電阻非常重要,并可能在未來實現所有具有優異充放電特性的固態電池。”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